原標題:一場持續了近百年,讓中美歐等國花費數百億美元的大搜索到底在找什么?
來源:瞭望智庫
對于天文學家來說,暗物質與恒星、行星一樣,都是真實存在的物質。天文學家可以繪制暗物質分布圖,把一個個星系視為由“發光”的普通物質點綴著的暗物質云團。借用暗物質,科學家還成功地解釋了宇宙結構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。
然而,經過多年的搜索,人們至今仍然沒能直接探測到暗物質。人們被籠罩在暗物質的云團中,卻不知宇宙的暗面究竟為何物。
前不久,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、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丁肇中在山東大學演講時,再次為暗物質線索的發現給出了一個時間節點——2024年。他認為,屆時關于暗物質的來源,“應該能有個決定性的結果出來”。
2024年也是國際空間站可能的退役時間,正在國際空間站上尋找暗物質和反物質的,是阿爾法磁譜儀。它也是首個安置在太空中的最強大、最靈敏的精密粒子探測裝置。
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介紹阿爾法磁譜儀項目最新進展情況